
逆勢突圍 2016中國門窗行業8大趨勢
2016/03/25來源:美家美戶作者:企業供稿
2016年已然到來,門窗行業在新的一年會有怎樣的前景?筆者認為,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經濟形勢下,門窗企業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廠商只有未雨綢繆才能從容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細心解讀行業趨勢才能處變不驚,并贏得市場的先機。
市場重新定位,行業洗牌成必然
多年以來,門窗行業的粗放式發展,已經為眾多業內人士所詬病,行業整合乃大勢所趨。不出所料,2016年仍將會是困難的一年,很多門窗企業、經銷商會迷茫得找不到方向。此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會將目光轉到移動端上,其對品牌的認知與訴求也會水漲船高。傳統的商業模式想要生存下來將會無比艱難,因而2016年會有不少的門窗廠商離開這個“家庭”。
門窗高端定位將更受矚目
門窗產品作為使用量大,應用廣泛,其獨特的優勢決定著它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在發揮自身優勢、改善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前提下,高端門窗產品開始走進消費者的視線。
所謂高端門窗產品,首先是在產品的研發上就沖在了行業前列,如德國旭格,率先提出了諸多的概念設計,并將其產品化;其次是必須要有先進的生產工藝才能保證其高性能的產品。除此之外,市場宣傳和品牌建設也是極其重要的環節。消費者對高端門窗產品的需求與期望越來越高。2015年,高端門窗產品的觸角已經延伸至眾多消費者面前。
2016年的門窗市場需求將逐漸向高端集結,高端門窗產品的銷量與增長速度也會平穩向前發展。
個性定制需求愈發明顯
2014年的家居市場低迷,定制行業卻闖出了一片“新天地”。2015年行業定制也是一路進軍。據統計,每年國內定制家居市場逾千億元,未來的市場份額還將增大,定制家居市場潛力無限。2016年既是中國經濟觸底的一年,也是觸底反彈的一年,相信門窗定制的進軍之途必將匯集各路人馬。
服務價值鏈將完善門窗行業
2015年,不少門窗企業高度關注門窗品牌化與差異化發展。2016年這一發展趨勢將會延續。在產品高度同質化的家居建材行業中,要想區分企業之間的差異,服務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隨著互聯網線下服務的需求加大,越來越多的門窗企業將更加重視服務的導入,力爭用服務驅動產品的銷售。屆時,產品驅動服務的模式將會明顯替換為服務驅動產品的銷售模式了。
促銷活動向理性方向發展
在不促不銷的行業陰影下,促銷仿佛成為帶動門窗行業發展的一根“救命稻草”。不過,隨著消費者的日漸成熟,傳統的促銷方式已經很難點燃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對此,促銷活動中的理性化需求將再一次被“喚醒”。因而,門窗企業、經銷商需更加理性地對待市場和消費者的變化,才能穩步前行。
電商渠道“爭奪戰”更加激烈
互聯網給門窗行業帶來的沖擊無疑是巨大的。盡管當前門窗電商模式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最近幾年不少門窗企業持續介入電商領域。那些企圖通過“神通廣大”的網絡來扭轉戰局的思路已不再是什么新鮮事情了。2016年,除了典型的網絡營銷之外,商家銷售的渠道也逐漸多元化。
以銷售、服務為價值需求的門窗行業將會更加深入地審視自己的電商發展策略。在電商消費回歸理性的同時,更多的企業會選擇利用互聯網進行線下客流的疏導,最大程度地發揮互聯網的宣傳作用。與此同時,消費者對于產品體驗的迫切需求也使得投靠“電商部落”的門窗企業開始完善線下的布局,以更好地應對將來的挑戰。因此,互聯網銷售渠道“爭奪戰爭”的爆發應是遲早之事。
創新求變仍是企業的發展動力
創新求變依舊是企業突破重圍的“主力部隊”。如果2016年的門窗企業與經銷商仍抱著那套一成不變的發展模式或“守株待兔”的銷售思維,或將被淘汰出局。如今,門窗企業迫切需要一些創新性的“堅船利炮”來躲避同質化以及市場的殘酷競爭。2016年中國的門窗市場將會邁入一個新階段,每個品牌、廠家、經銷商都需要有更多的顛覆性運作模式和思維方式來共“闖”一片發展天地。因而,創新求變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穩定工程訂單,延伸家裝市場
門窗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要致力于優品質,良體驗的產品研發,在穩定工程訂單的基礎上,切不可“戀戰”,應該向家裝市場和個性化訂單發力。面對經濟的下行壓力,房地產的高庫存量,門窗的品質將真正浮現到用戶的眼前。在“嚴冬”下,雜牌產品將被市場所淘汰,而重服務、守信用的品牌門窗企業將成為主流。
對很多門窗企業來說,轉型家裝領域或許是向行業縱深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但如果有些環節把控不到位,生產制作和施工的安排等不能有效把控,就會產生嚴重后果,輕則有損品牌,重則砸了信譽賠了資金。
總之,門窗企業轉型是順勢而為,但不能盲目跟風。正所謂:不轉型是等死,轉型是“找”死。準備轉型的門窗企業要理智權衡家裝領域的利弊,已經轉型的企業需要調整自身投入精力的比例,給企業一個緩沖,以謀長遠發展。